
創業合伙人第304期-市場合伙人
大約 23 小時前
斯坦福創業公開課How to Start a Startup第17講今天推出,由硅谷最熱門的可穿戴智能硬件公司Jawbone的創始人和CEO Hosain Rahman主講硬軟件結合的智能產品的開發過程和經驗,很有價值的分享。
這也是本課程唯一的來自硬件公司的創始人分享。Jawbone的前身是Aliph,最早開發美國軍用的通訊對講設備,由當時還是斯坦福學生的Hosain Rahman和好朋友Alexander Asseily 聯合創立。之后很快轉向民用產品包括頭戴式耳機,高品質的音箱和藍牙耳機等。2012年11月推出了廣為關注的UP運動手環,進軍可穿戴智能產品。Jawbone擁有230多項專利,先后融資2億5千萬美元,估值已超過33億美元。
本講Hosain的分享亮點如下:
1. 智能產品與物聯網
- 當我們談論智能產品的時候,我們應該從一個更大的背景來看,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這幾年已變成熱門話題。我們試圖讓每件物品都可以被追蹤,有數據可收集,幾乎每樣東西都可以有自己的移動App;可問題是這些App和數據之間互不相通,價值有限。
- 我們想讓技術改變人們的生活,讓大家過的更好,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呢?我覺得我們需要系統思維,這個系統包括硬件,基于軟件的服務和數據,這三樣缺一不可。從系統的角度來看問題,所有這些物聯網的技術和產品,服務的中心最后是人們,如果這些數據沒有替人們解決問題,他們的價值何在呢?
-在Jawbone,我們關注的就是技術如何讓人們更好的生活。我們希望連接人和周圍的環境, ?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外面,目的在于讓人們了解和關注自己。我們的每一款產品,都是一個系統,有硬件,軟件和數據,我們需要在這三個方面都很優秀,這個系統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人/用戶服務。
2. ?Jawbone的新產品開發過程
- 我們的新產品開發過程包括6 步: Exploration 摸索 - Early validation 早期驗證 - Concept 新概念 - Planning 新產品計劃 - Development ?產品開發 - Continued Innovation 持續創新,在這個過程種,我們從大量發散的創意和技術可能性開始,不斷清晰要解決的問題,很關鍵的是不斷問Why, 為什么開發這個產品。
-在摸索階段,公司有Demo Fridays,讓技術人員展示各種創意,CTO說了算, 哪個技術得到支持。我們把這些當成內部創業項目,評價的標準是這個項目值不值得5萬美元的投資。
-在早期驗證階段,就要有清楚的系統觀念,要開始問Why為什么, 到底要解決什么問題,有市場嗎,商業上是否可行等等;這個時候CEO開始要做決定,是否正式成立產品團隊來開發新概念技術。
- 一旦進入新概念產品階段,我們就要對Why更深入的分析;研發團隊將項目傳遞給產品團隊。開始有完整的產品團隊,也包括設計師和寫手,想清楚我們要講的故事,這個產品要講的故事是什么,有哪些技術可能性和想象的空間,我們的競爭優勢在哪兒,解決的問題要具體化,為誰解決問題,真正開始以用戶為中心來思考產品的設計。
-之后進入產品計劃階段,這個時候團隊完全由產品開發人員主導,開始從系統的角度計劃產品的開發,硬件和軟件的同步開發,有哪些功能限制,需要協調,也需要有技術突破,從而產生完美的系統解決方案。
-在產品開發階段,我們強調的是細節的完美,用戶體驗的最優化,如何給用戶帶來驚喜體驗,系統方案的優化和實現,快速推向市場等等。在這個階段,系統思維要非常清晰的在用戶體驗上展現出來。
- 最后是持續創新階段,首批產品拿到用戶反饋后,我們要繼續創新,快速優化產品和用戶體驗,這是一個持續迭代優化的過程。回到我們的系統思維,我們的產品是在用戶生活中的入口,如何通過最優化硬軟件結合,基于數據的服務,驅動用戶作出智慧的決定,行動起來,改變習慣,更好地生活。
3. ?關于用戶調查/訪談,如何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 ?在課堂中,在場的YC總裁Sam Altman特別要求Hosain分享Jawbone是如何做用戶訪談的。 Hosain特別強調如何提問最重要。如果你用常規的Focus Survey, 問用戶是否需要某個具體的功能,是否愿意花錢在某種產品上,這種方式往往會給你誤導的答案。
- Jawbone的做法是,換一個角度提問,提問的目標不是關于產品,而應該是充分了解用戶,他們的日常生活習慣,睡眠好不好?喜歡什么樣的運動?喜歡什么樣的食物?有哪些困擾和麻煩?喜歡聽什么歌等等。充分了解用戶,你才會明白什么樣的產品他們會喜歡。
- 比如iPod,我想在開發產品之前,你應該問一個非用戶-你想要隨身帶上1000首好歌,可以隨時聽嗎?,而不是-你是否需要一臺數字音樂播放器呢?可見怎樣提問,問什么問題至關重要。
4. ?產品案例分享:Jawbone UP /UP24
-對于這款產品,首先我們要回答的“Why" 很清楚,為什么做這款產品?因為我們對周圍世界的了解已經很多,可是對自己了解很少。比如我不明白,為什么我有時候晚上睡了8個小時,還是覺得很累,可有時候我只睡了3個小時,精神卻很好,為什么?完全不明白。我們都需要一款幫助我們了解和關注自己的智能產品,那么什么樣的產品能讓我們生活地更好呢?
-在開發UP智能手環過程中,我們首先思考的是這款產品的用戶體驗和價值傳遞,有哪些亮點,從觀察和了解人們的生活和運動習慣開始,我們想要強化什么樣的習慣,需要什么樣的數據;這些數據如何反饋給用戶,激發用戶以后什么樣的行動,這是一個track- understand-act 的閉環。
- ?如果要真實了解用戶的習慣,數據的連續性就變的很重要,因此電池的續航能力很關鍵,所有硬件的功能分析都需要在一個用戶體驗的系統思維背景下才有意義;很多硬件的功能互相牽制和相關,單獨討論某個硬件指標往往會顧此失彼,因此我們必須在系統思維框架下進行產品功能的討論,優化和開發。
- 數據的價值體現在用戶基于它而采取的行動上,什么樣的數據展示會讓用戶采取明智的行動呢?我們通常會將這個用講故事的形式畫出來(story boarding), 這樣有助于設計工程師們看到其中的價值點,行動驅使點在哪兒,將這個價值點設計在用戶的產品體驗中。
5. 結束語:
Hosain的分享強調硬件公司一定要有系統思維,以用戶體驗為中心設計和開發產品,才會有競爭優勢和未來。在課程最后,我忍不住提問,Sam Altman在之前的一講中提到,硬件公司要像軟件公司一樣運營,盡量縮短產品開發周期,及時拿到用戶反饋,如何做到?Jawbone的相關經驗如何?Hosain回答這是個難題,我們只有盡可能做到硬件和軟件團隊的完美協作和互相學習;移動應用軟件與網絡軟件不一樣,必須一次體驗到位,否則就沒有下次的機會了,這個更像硬件產品的特質。我很贊同,硬軟件產品的設計難度和挑戰性很高,并且往往被低估,Jawbone的產品理念和開發過程是很好的啟示。
謝謝一起聽課! 創業快樂!
本文由合伙君轉載自千讀。
愛合伙是中國最大的創業者找合伙人社群。己有來自各地各行業70萬創業者在愛合伙App注冊了創業賬號,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尋找創業合伙人。愛合伙通過App和微信社群引導各地用戶在線下組織和參加“速配會”面對面進行更直接高效的創業項目交流。